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玛坑乡的一片青山绿水间,35岁的本地青年王雷正带领团队,掀起一场农房建筑材料的创新变革。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,王雷敏锐地捕捉到传统农房建筑材料在成本、运输和环保方面的痛点,毅然投身轻质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制造,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。
传统农房多采用砖混结构,材料沉重、运输成本高,且施工周期长。王雷团队研发的轻质建筑材料以工业废渣、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,通过科学配比和特殊工艺,制成质量轻、强度高、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的板材和砌块。这种材料不仅重量仅为传统红砖的三分之一,还具备防水、防火、抗震等特性,极大地提升了农房的安全性与舒适度。
这一创新模式的优势显著:轻质材料便于山区运输,降低了物流成本;模块化设计使施工效率提升50%以上,农民可快速建成宜居房屋;材料生产过程中大量利用废料,减少了环境负担,符合绿色建筑理念。王雷的工厂已实现年产轻质建材5万立方米,带动当地30余人就业,并为周边数百户农民提供定制化建房方案。
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初期,农民对新型材料的接受度低,王雷便组织现场演示、免费试用,逐步赢得信任。他还与高校合作,持续优化材料配方,确保产品适应山区潮湿多雨的气候。如今,他的轻质建材已推广至宁德多个乡镇,甚至吸引外省订单,成为“闽东智造”的亮点。
王雷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、科技兴农的精神。他计划未来拓展材料应用领域,如旅游民宿、公共设施等,并探索数字化生产,进一步降低成本。正如他所说:“用轻质材料筑起家园,不仅改变建筑方式,更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这场由“山中青年”引领的农房建筑革新,正为农村可持续发展铺就坚实基石。